
曾搭載嫦娥五號上天的約1500株稻種成功育苗,長勢喜人。在華南農業大學溫室大棚里,嫩綠的幼苗指向天空,有望月底離開溫室,栽入田間。
這批共計40克的太空稻種于去年11月搭乘嫦娥五號登月,歷時約23天、76萬公里的“環月旅行”后,返回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種植。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植物航天育種國家級平臺。
這批稻種可謂名副其實的“航二代”,其父母均為航天育種成果,分別名為“華航31號”和“航恢1508”。“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搭載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繞月深空誘變研究,實現了水稻種子深空搭載的首次突破。”中心主任陳志強認為,“種子在搭乘過程中會經歷微重力、太陽黑子爆發等特殊環境,這會對稻種基因變異造成影響,極其難得。”
據中心副主任郭濤介紹,這些種子內含4萬個基因,基因經過深空環境發生改變后,可以通過對其定向跟蹤,從而發現可利用的優良基因。“在地面上,研究人員借助射線、重離子等輻射,或模擬微空下的微重力環境來進行種子誘變。相比之下,深空環境極為獨特,預期將產生更強烈的遺傳效應。”
在業界專家看來,這批經過深空搭載的天稻極具科研價值。該中心將借由水稻種子深入了解模式生物響應深空環境的分子及遺傳機制,為探索生命起源、物種進化和宇航生物安全提供理論支撐。此外,將獲取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優良新基因,并形成完善的關鍵基因利用技術體系,服務于水稻品種選育。除研發以外,此次搭載預期成果還有為我國“種子安全”提供自主“種子芯片”。
“這批水稻有望在6月底迎來收割,然后進行第二個世代的播種。如果順利的話,育種成果有望在明年底初步呈現。”郭濤表示,按照航天育種的一般規律,在4至5個世代后可以把水稻的優良性狀穩定下來,進而選育出優質高產的水稻新品種,為水稻產業發展及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yushuo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www.亚洲男人天堂_欧美最顶级的aⅴ艳星_国产精品免费网站_欧美日韩在线一区_欧美床上激情在线观看_日韩av色在线_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_欧美做爰性生交视频_国产成人高潮免费观看精品_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_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_亚洲专区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_国产成人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69av_岛国av午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