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已經正式落下帷幕,回顧這一年,A股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1年是史上IPO數量最多的一年,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以科創板+創業板IPO為主的科技型企業占比近七成;資本市場,打新不再穩賺不賠,A股有18只新股首日破發,單簽最高虧損1.8萬;茅臺更貴了,市值也更高了,但已不是公募基金最愛的重倉股,取而代之的是風頭正盛的寧德時代;滬深兩市成交額破萬億成了“家常便飯”,不僅年成交金額刷新歷史,還創下連續49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的紀錄。
這一年,資本市場還發生了許多大事:成立北交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專精特新小巨人”一下成了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全國證券集體訴訟第一案康美案宣判,人均一億的賠償款讓獨董成了高危職業;這一年,史上最大破產重整案告一段落,確認1.1萬億債權后,海航也將徹底迎來新生;這一年深交所合并了主板與中小板,不僅為沉寂多年的深市主板注入新鮮血液,也為全面注冊制的鋪開帶來無限遐想。
中小盤表現突出,萬億成交為常態
二級市場上,A股2021年刷新了多項歷史記錄。
從成交額來看,首先,A股年成交額近256萬億元,再創新高。其中,貴州茅臺成交金額最高,約為1.97萬億元;隆基股份、比亞迪、東方財富、寧德時代等個股成交金額居前;2021年上市的新股大約貢獻了10.43萬億元的成交額。其次,A股成交額破萬億呈常態化趨勢。2021年一共245個交易日,其中149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萬億,遠超于2015年大牛市里114個交易日破萬億的情況;曾創下連續49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的紀錄。
數據來源:Wind 鈦媒體制圖
從指數上來看,上證指數時隔28年后再次收獲年線三連陽。截至12月31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年分別上漲4.8%、2.67%、12%,均連漲三年。此前,上證指數年線在1990年至1993年出現過連陽。
從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來看,均創10年新高。2021年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691家,較年初增加501家;總市值91.36萬億,較年初增加11.55萬億。
從各板塊分布來看,滬市主板仍占絕對優勢。目前滬市主板上市公司有1,654家,市值46.1萬億,分別占A股總量的35.26%和50.46%。相比之下,深市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雖然比重較低,但在逐年上升。北交所由于成立時間較短,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都比較少。
目前A股市值最高的依然是貴州茅臺(25752億元),領先第二名工商銀行(15601億元)超10000億元。同時,貴州茅臺也是A股最貴的股票,最新收盤價為2050元,領先第二名石頭科技(813元)1237元。
數據來源:Wind 鈦媒體制圖
2021年,A股共有11個行業實現上漲,漲幅超20%的有6個。其中漲幅最高的是能源行業,累計漲幅41.60%,81只個股中有68家上漲,ST平能漲幅高達203.32%。其次是材料行業漲幅39.02%,半導體行業漲幅33.64%。
此外13個行業整體呈下跌趨勢,其中7個行業下跌幅度超10%。跌幅最大的是保險行業,2021年累計跌幅達37.13%。7只個股除*ST西水上漲外,其余全部下跌,中國平安年內跌幅近40%。
據海通證券統計,滬指年內振幅僅12%,創二十年以來新低;滬深300年內振幅24.3%,創出2003年以來新低。如果以代表整體走勢的萬得全A指數來衡量,振幅只有17.5%,也創出了歷史新低。
從個股表現來看,截至12月31日,A股年內實現上漲的股票共有2693只,占整個A股總量的57.5%,超9成為中小成長股。其中,市值超500億元的個股有199只,占所有上漲股票的7.4%;市值超千億的股票有92只,占所有上漲股票的3.4%。值得一提的是,成立僅一個半月的北交所表現不俗,截至31日收官,北交所82只個股有73只實現上漲,其中2只上榜十大牛股榜單。
數據來源:Wind 鈦媒體制圖
2021年A股十大牛股中,北交所上市的吉林碳谷排名第一,年內漲幅超762%;其次是湖北宜化漲幅565.94%;另一只北交所上市新股吉岡精密,年內漲幅也超500%,漲幅榜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兩只*ST股票上榜十大牛股榜單,分別是*ST德新,年內漲幅439.45%,以及*ST赫美年內漲幅387.74%。
十大熊股排名第一的是中公教育,全年累計跌幅近80%,最新股價為7.86元;排名第二的是華夏幸福,年內跌幅達72.16%,最新股價為3.6元。此外,跌幅榜前十的個股中有5只ST股,其中ST凱樂全年累計下跌71.56%位居跌幅榜第三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A股“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落地滿一年。據統計,2021年一共有23只股票從A股退市,其中8家因連續虧損退市、7家因股價低于面值退市,3家因被吸收合并退市,1家主動退市。其中包括“四連虧”的造假頂流康得新,因虛增利潤115億元被強制退市。退市時股價只剩0.2元,每股凈資產為-2.72元。
此外,受鹽湖提鋰板塊高景氣度影響,鹽湖股份作為2021年A股唯一一只恢復上市的股票,自8月10日恢復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已超300%。
IPO創歷年新高,打新不再穩賺不賠
2021年是近20年來全球IPO最活躍的一年,而中國是全球IPO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根據安永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前十大IPO有6家為中國企業,其中以科技、交通與物流行業占據主導地位。該報告預計,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IPO數量將分別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位。
據Wind數據顯示,2021年A股市場共有524家公司通過IPO上市,同比增長近20%;融資總額為5,437.73億元,同比增長13.1%。IPO數量和融資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從融資數量來看,創業板IPO公司最多,為199家,其次是科創板162家,這兩類科技型企業占了2021年全部新股的68.9%。
從行業分布上來看,IPO融資金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資本貨物行業980.35億元、生物醫藥行業724.94億元和材料行業554.30億元;零售行業IPO融資金額最少,為9.04億元。
數據來源:Wind 鈦媒體制圖
2021年融資超百億的IPO有4只,且都是200億以上的巨無霸。中國移動盡管還未上市,但560億的融資金額已超中國電信,成為A股近十年最大IPO。在A股新股募資總額排行榜中,中國移動募資額排行第五——前四位分別是農業銀行、中石油、中國神華和建設銀行。
創新藥龍頭百濟神州,于12月15日登陸科創版,成為首家在美股、港股及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發行價為192.6元/股,系年內第三高價股。曾一度被認為是“大肉簽”的百濟神州開盤首日破發,股價跌幅達16.42%。
排名第四的三峽能源,目前總資產超2000億元,是國內電力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也是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
數據來源:Wind 鈦媒體制圖
從打新收益來看,2021年打新最賺的10只新股,單簽收益都在9萬元以上,分別來自科創板(6只)、創業板(3只)和上證主板(1只);其中,科創板上市的極米科技,以單簽19.81萬元成為2021年最大“肉簽”。
作為A股史上最貴新股,禾邁股份發行價高達557.80元。不過禾邁股份在發行時卻遭遇了棄購尷尬,其6.51%的棄購率和3.63億元的棄購金額均創造了科創板新高。不過禾邁股份上市首日并未破發,盤中最高漲幅達47.72%,一簽最多可盈利13萬。
數據來源:Wind 鈦媒體制圖
2021年,打新不再穩賺不賠。全年A股共有18只新股出現首日破發,11只新股單簽虧損超1000元。其中,百濟神州和成大生物是中簽虧損最大的新股,單簽虧損1.5萬;虧損最少的是爭光股份,單簽虧110元。
投資邏輯正在變化
回顧2021年,A股指數整體波動較低,個股間、板塊間的結構化特征十分顯著。業內人士認為,正是因機構投資者漸漸占據主導,帶動市場整體投資行為更加理性。這說明,A股市場的投資邏輯和運行節奏正悄然發生變化。
過去十年,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造就了無數的創業神話和投資神話。隨著反壟斷、科技創新等政策導向日漸清晰,下一個十年的投資邏輯將迎來質變。
根據機構統計,十年前3C類(包括手機、家電等)、基礎工業品、工業設備等行業獲得了大筆融資投,但2021年,超過30%的融資案例發生在半導體、新能源、智能汽車等硬科技行業。這說明第二產業科技在升級,市場對于硬科技的關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與此同時,在扶持關鍵核心技術產業上,舉國體制優勢進一步凸顯。據投資機構不完全統計,在最近三年的新設基金中,國家隊的參與度已經達到了47%。在整個一級市場前100大融資事件中,國家隊資本的直接參與度從十年前的不足10%,上升至2021年的接近30%。
再看A股,這些硬科技賽道都有不錯的表現。截至目前,新能源材料板塊漲幅35.38%,半導體行業漲幅31.58%,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板塊漲幅23.24%。新賽道孕育新機遇。資本市場正在孕育下一個風口。
中小企業將迎來主場
一大批更具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正集中爆發。
從募集資金看,2021年IPO絕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且大多都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創新公司。募資超百億的只有中國電信、三新能源、百濟神州和即將上市的中國移動。
從二級市場來看,2021年滬深股市表現最好的也是中小企業股票。上證指數年內漲幅4.8%,遠低于去年14%的漲幅;滬深300指數年內跌幅達5.2%;然而上漲股票比例卻高于去年,說明大盤股表現不佳,中小盤股上漲數量多。
中小企業逐漸成為A股市場的主角,也符合國家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目標。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北交所成立后,進一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未來或將誕生更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
繼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還需要不斷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其中就包括全面注冊制改革。
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直接融資比重,提升融資效率。截至2021年,注冊制試點已在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局部試點,并已取得積極成效。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市場化定價機制作用顯現、對科技創新企業支持明顯。年底中央高層以及證券交易所等均已多次釋放明確信號,全面注冊制大概率會在2022年落地。
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預測,全面注冊制實施以后,A股新股破發將成為常態,且破發率大概率持續上升;市場資金聚集效應進一步增強,未來A股的核心資產將達到400-500只優質股票;此外,A股公司上市退市將實現平衡,退市高峰將晚于上市高峰3-5年;預計2022年A股退市公司約40家,占比市場公司數1%。以全面推行注冊制為契機,A股市場將加速產業結構更新,構建股市長牛根基。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yushuo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www.亚洲男人天堂_欧美最顶级的aⅴ艳星_国产精品免费网站_欧美日韩在线一区_欧美床上激情在线观看_日韩av色在线_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_欧美做爰性生交视频_国产成人高潮免费观看精品_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_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_亚洲专区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_国产成人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69av_岛国av午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