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盛夏到寒冬,似乎就在一夜之間。
10月初和之前兩個月,全國多地就一個字“熱”,橙色、紅色預警持續不斷,各種高溫記錄紛紛被打破,40℃+成為常態。
(資料圖)
但是10月2日,中央氣象臺就發布了改制以來最早的寒潮藍色預警,甚至史上首次出現高溫、寒潮兩個預警同時發布的情況。
截止10月6日20時,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普遍下降8~12℃,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陜西大部、黃淮、江等地降溫12~16℃,局地降溫幅度達18℃以上。
之后緩和了僅僅一兩天時間,8日至10日,新一輪較強冷空氣再次影響我國中東部,最低氣溫再創新低,還帶來了大風、降雨、降雪天氣。
對此情況,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分析,在國慶假期前半段,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且影響范圍大,南北方部分地區均出現最高氣溫打破歷史同期極值現象,總體呈現偏暖的態勢。
在這樣情況下,一股強冷空氣從副高的低空自北向南切下,地面氣溫大幅下降,冷暖空氣對峙,導致沿淮地區出現陰雨天氣,連續的陰雨寡照導造成“歷史同期最冷的白天”。
剛入秋都這么冷了,冬天會不會出現極端寒潮?
早在今年4-5月間,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就預測2022-2023年將連續三年發生拉尼娜事件,并向相關部門提供了準確的預測預警。
9月,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也預計,始于2020年的拉尼娜現象將持續至今年年底,這將是21世紀首次出現“三重”拉尼娜現象。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指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來暖冬出現的頻率增加。發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有氣溫偏低的年份出現,冬季氣溫異常的主要特征為: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華北北部、東北地區南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北部、西北地區大部等地。
不過他也指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外強迫因子之一,我國冬季氣候還受到北極海冰、歐亞積雪等因子的影響,同時大氣系統內部自然變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飛認為,在拉尼娜事件與暖北冰洋協同影響下,今年冬季,我國的冷空氣活動容易持續偏強,易出現階段性低溫和極寒事件。
當前,基于前期北極海溫偏暖的現狀和未來拉尼娜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預判今冬我國北方部分地區氣溫略偏低,可能會受階段性冷空氣的影響出現階段性低溫,且極端寒潮爆發的可能性大;
南方部分地區則存在出現低溫、冰凍、雨雪等災害的可能性。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yushuo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www.亚洲男人天堂_欧美最顶级的aⅴ艳星_国产精品免费网站_欧美日韩在线一区_欧美床上激情在线观看_日韩av色在线_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_欧美做爰性生交视频_国产成人高潮免费观看精品_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_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_亚洲专区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_国产成人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69av_岛国av午夜精品